經典台客三詮釋–記台客搖滾嘉年華


台客搖滾嘉年華的側記,才寫了預告,就又懶墮去了.但其實,這些文字早就寫好,只是我的龜毛又發作。(老是停留在肛門期的習性中–憋著不放,真是我人生的一大敗筆啊~~鳴)

總之,除了上回講的」台中」所象徵的台客精神外(註),這次台客搖滾嘉年華的場子本身,當然還有更值得去挖掘的台客風,跟各位分享分享囉。

這次台客搖滾嘉年華,媒體報導總集中在主舞台的明星表演群。但在我眼中,真正體現台客精神的,好像不是那些被報導最多的明星,比如伍佰,五月天,更別提來挿花插得莫名其妙的杜德偉、王心凌。反而場子本身、展演的特色內容以及觀眾所展現的」濃濃台味」,我才真覺值得一書。

把演唱會辦成夜市園遊會

首先,是整個展演會場的設計。主辦單位運用一種台灣人特愛逛夜市的習性,勾勒出嘉年華會的熱鬧氛圍:在空地上架起的燈光、食物的香氣、攤位前的排隊人潮、會在沾你鞋子上、跟著你走動便揚起的沙塵…。你大可隨興逛攤、到處都有不同的表演,喜歡便駐足,場子冷、不合調調或想上厠所、想吃食就離開。邊聽邊大聲講手機、拍照、吃烤香腸或處罰正在哭鬧的小孩,都沒人會理你,也不會不好意思。簡單一句,那種不受節制、喜歡一票到底、最好能邊玩邊吃的的觀賞方式,應該是最符合台式消費風格的經典再現之一。說它是」嘉年華」好像還只是取它的異國風味調調,拉抬一下過去被」土味」纏身的」台客」污名。但骨子裡台灣人最愛、最熟悉、最自在的玩樂方式,就是夜市、園遊會才貼切啊!
Mr. eyeball、鋼管秀、媽祖

再來,是深具台式表演風格的舞台。

眼球先生(Mr.eyeball),這位身兼表演工作者及創作者的artist,表演著既台又現代的歌舞及脫口秀。穿著華麗的舞台裝,混雜了像陳雷的唱腔,恆春兮式的主持風格,搭配著有如七○年代高凌風的阿珠阿花伴舞,或者你也可以說,是七年級生才會知道的夾子大樂隊的粒粒與辣辣。總之,第一次這樣看到眼球先生的表演,才知道他的風格,實在不是只聽一張CD可以明瞭的。(難怪我先前聽他在角頭出的專輯,以純欣賞音樂創作的角度來看,實在是聽不太下去)。這種說學逗唱的功力,的確是需要舞台,而不是一張唱片封面照、只要扭動身體的MV或被當成背景音樂或K歌範本的音樂專輯可以呈現的。

當然,舞台中最搶眼的,莫過於寫著「台西本全or台本全西(??)」的電子花車鋼管秀。這種舞台我去年才在學校熱音社的期末公演上見識到。那是一輛神奇的舞台車,原本是一輛貨車,一攤開便能延展為一個舞台,完全提供表演所需要的炫麗背景、燈光與音響,同時兼顧機動性與「瑞氣千條」般的華麗感。

這次台客音樂嘉年華搬來的,是較大尺寸的吧,舞台上最主要的表演不是音樂,而是發跡於中台灣的鋼管秀。不知怎麼,雖然鋼管秀的原意,是充滿性暗示及女性剝削的(三年前自己首次見識到台中的pub鋼管秀,原本是一般搖滾樂團的表演,12點一過便開始展開讓全場沸騰的鋼管秀,展現中西合壁、在地混雜後的PUB風格,又搖滾又摸摸茶式的味道,真是令人哭笑不得)。但實際在這麼公開的場合看到這項演出,其實只會更用力地大笑,沒半點猥褻的感覺。因為鋼管女郎實在是太台味經典了,就像檳榔西施用超分貝的裸露來賣弄性感(比如把已經顯舊的內衣,很阿莎力地外罩一層薄紗就出來了),鋼管女郎就像是一個武功高強的俠女想轉型為浪女,大方地以「武藝」來賣弄性感,但她的性感,總是拿捏成三分搞笑七分令人敬畏的模樣。

更好玩突梯的是,前面在賣力跳鋼管秀,華麗舞台後方卻繫著一個碩大的超可愛媽祖汽球娃娃—我真的沒見過這麼「古椎」的版本(也見前圖)。於是使台客搖滾嘉年華,也搭上日前鬧鬧熱熱的媽姐出巡活動,謝神、迎神,三太子跳電音,媽祖廟前跳鋼管舞,全都混雜成台味十足的民俗氣味,而且,你絕對不能說,它沒有「與時俱進」。飄在空中常常東倒西倒的媽祖娃娃,再加上像猴子一般繞著鋼管轉來轉去的鋼管女郎,整個場子非常地超真實與超後現代,堪稱是這次台式風格的經典詮釋之二。

小可愛台妺、真台客觀眾

最後,最精采的其實是觀眾了。原本我進場時,左顧右盼,除了一些遊客式的裝扮很像海洋音樂祭會有的酷哥辣妹外,現場的確有不少不知是刻意配合主題裝扮,或是本色便如此的「真台客」來捧場。除了排隊買「花枝炸薯條」(又是一個現場熱賣的新吃食)外,就是對著舞台興奮地叫喊。比較讓人印象深刻的,是在我前方的一群身上隱約有點刺青的「年輕大哥」們,帶著他們的女人和幾個稚齡的孩子,一夥人一起來聽台客搖滾,真的很有氣勢。當然,我也是台客觀眾的代表。帶著一個一直吵著要糖吃的nono來聽,活是自找罪受。但她也是最可愛的小台妹,只要有糖吃,聽到音樂便哇啦啦地轉圈圈又叫又跳又拍手。我自己看到偶像豬頭皮上台,興奮地大叫大跳,不時地還得去追又調皮自顧走遠的nono。然而,從下午四點耗到晚上十點多,她的電力已進入無法控制的狀態,加上當時王心凌出場與伍佰合唱(很難熬得下去5分鐘…),我們當下就決定走人。

一走出會場,我才突然驚覺這次活動最台客精神的源頭,竟然另有其人!!他們壓根兒不是場內的表演者、攤位或觀眾,而是幾十幾百個機車汽車不熄火的「霸王觀眾」、用各種特技表演般的姿勢,或坐、或站在機車上、或搖下車窗或站到路邊停的貨車上看個夠,每個人在路邊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挑高的舞台螢幕–好一付「能看免錢,幹嘛不看!?」的態勢。除了外圍路邊,同樣驚人的,還有緊鄰會場邊的一片高起草坪,正好能看到主舞台的表演,一堆台中市民,就用「看表演哪需付錢」的姿態,舒服地坐在草地上看了起來。(可惜那時急著走,沒有拍下證據照片啊!但那實在也需要廣角鏡頭,才拍得出那種感覺)

由於我們一出去就來了五月天來踢伍佰館的高潮,我們捨不得走就開著車子在路上繞圈圈,一路上就看到這些四面八方的場外觀眾。我只能讚嘆,這才是最經典的台客精神吧,渾然天成不需設計。這些「看到就賺到」的免付費觀眾,應該是這次台客搖滾嘉年華中,也值得一記的經典台客詮釋之三吧。

註:在HEMiDEMi的引用中,有人回應說我「以偏概全」,啊真是冤枉!難道看不出來,我講的重點「對台客精神的探索」,而不是在講台中「風土民情」啊!

會員回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