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台客」精神,放牛班的玩樂精神

這次台客搖滾嘉年華選在台中舉辦,一直讓我覺得很有意思。

它不是在台北,也不是在一般來說本土意味更為鮮明的高雄。主辦者倪重華先前接受媒體訪問時,曾說那是因為「台中是台灣最有創意的地方,各種台式創新生活的根源都來自這裡,比如泡沫紅茶、庭園咖啡店,甚至鋼管辣妹…」。除去這個說法裡的自我宣傳成分,我總覺得,所謂的台中創意,其實還頗有值得玩味之處….。那似乎是一種”i台灣氣口”(閩)的草根生活創意:什麼都想迎頭趕上,但永遠用自己的方式!!

那不是台北,這種時時得跟國際競爭的A段班資優生(他們的創意是得參加奧林匹克物理競賽)。也不是時時在跟台北競爭的高雄,那是B段班學生會有的生活創意(他們的創意是:得更為打拚,不參加奧林匹克沒關係,還有全國科展,一定要迎頭趕上)。反而,台中根本像是放牛班,沒人管、沒有壓力、也沒被期許。但是,他們就是有點反骨,愈沒人叫他們參加比賽,他們愈是興趣濃厚。

放牛班的生活哲學是:知道AB段班有比自己優的人在那邊,「啥米?奧林匹克比賽(但可能說成巴斯克林…)很了不起嗎?我也要玩玩看!」於是,就在資質與物質條件都相對匱乏的情況下,而想玩的心與條件也相對輕鬆、強烈的情況下,慢慢玩出自己」聳又有力」的獨特風格。沒有材料沒有門路沒關係,我們就自己DIY

比如說喝茶吧,80年代後期,台中開始時興各種喝法。有學生式的泡沫紅茶(陽羨,春水堂),便宜的茶東加西加,就變出珍珠奶茶、黑磚奶茶或烏龍凍飲(最近還有海尼根綠茶),搭配中式滷味小點心,算是最經典的。當然還是有人獨鍾西式上流風的英國下午茶(古典玫塊園),有人則偏好中國風味(如耕讀園,無為草堂),反正台中土地便宜,弄個魚池庭園加花木扶疏的喝茶環境,一點也不困難。風雅小酌與700cc.加大容量並行(註),在台中喝茶看起來就是與台北的咖啡文化(早一點的」明星」,現在的」挪威森林」)有那麼些不同。如果有人覺得這種喝茶文化一點都沒有人文的深度,那麼在台中,你絕對不能輕忽大家對「人文」的重視。一間間號稱「人文」、「風尚」的咖啡餐飲(風尚、閱讀),一家開得比一家大。你可以坐上24小時,幾十種財經、汽車或時尚、八卦雜誌任你挑選,哪裡沒有人文呢?名字裡就一定要有「人文」。>///<~~~

新式餐廳,台中也循類似模式。台北、天母到處有法式、義式或日式餐廳的異國料理,台中還是那句老話,反正土地便宜,我們就來個徹底的異國風吧!偌大的透天房屋花上千萬裝潢成歐式庭園、古堡、地中海白屋甚至土法煉鋼的泥巴屋(五角船板),提供的餐飲就是包山包海的「複合式餐飲」、「綜合異國風」,讓你一次異國個夠。可以義大利、法式,也可以紐奧良,可以中式簡餐也能有日式拉麵和各種焗烤,反正你挑不到喜歡的,最後一定有小火鍋可以
挑。不論是哪種異國,反正口味都已調得很台式、很對味、很大眾化,絕不會難以下嚥。甚至台北有名氣大到國外去的”鼎泰豐”,台中就有號稱鼎泰豐離職師傅下來開的”鼎溱豐”。差一字,但口味真的還不差,高朋滿座到去年就開新分店了。

至於表演,台中也有獨到見解。台北有另類搖滾吧,我們也有搖滾吧。有熱門的樂團,可以唱rock也能唱「愛你一萬年」,模仿GUNS N’ ROSES與伍佰都可以。而餐廳服務生一定要用辣妹,不只服務還要有表演。法國有紅磨坊的table
dance,我們就請辣妹來跳鋼管秀,反正路邊也有賣鋼管雞。鋼管不會鏽不會變形,不是很好用嗎?…XD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所以為什麼是台中呢?很簡單:去年台北辦過了,我們也要!!而主辦單位當然更不笨了,明明白白地看到了台中的商機,以及它不同於台北的展售模式。於是,台北在「國際會議廳」正經八百地辦台客搖滾演唱會,台中就在「國家音樂廳」預定地」(根本是一片沙地)」辦嘉年華與園遊會;台北請來本土搖滾明星,台中不僅請來明星也要加鋼管女郎加媽祖…。反正,在條件不足下還能加量不加價,活生生就是台中風格的台客!

於是,從台客到台中,這裡的」台客」已超出去年被爭論不休的族群、語言及本土精神的意涵,又延伸、突顯出這種非都會的、放牛班式的、阿Q加台灣牛加爆發戶式的玩樂與主體性格,一種不管規則或乾脆自創規則式的草根文化邏輯。把籃球當躲避球踢,把書本當裝飾品擺放,玩得用力、玩得單純、玩得好笑又玩得認真。這就是我在這次的「台客搖滾之台中篇」,最先感受到的、另一種值得注意的台客精神吧!(待續)

註:對,700cc.就是那種號稱”加量不加價”,風行於各中小大學外的泡沫紅茶攤.我曾試圖要買”小杯”,卻遭白眼哩…XD

會員回覆